自從 1066 年 法國諾曼地公爵 征服者威廉 ( William the Conqueror ) 打敗競爭對手
成功在英格蘭稱王後 諾曼地公國的雙獅紋章就成了英格蘭的象徵
到了下個朝代 號稱" 獅心王 " 的理查一世 又添加上一頭獅子
紅底三隻金獅的圖像帶領著英格蘭士兵四處爭戰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 愛德華三世號稱擁有法國國王頭銜
把代表法國的藍底金鳶尾花加在紋章中
英格蘭各地常看到亨利八世時期建築上會有這種紋章出現
1603 年後的斯圖亞特王朝 英格蘭(及其屬地)與蘇格蘭組成共主邦聯
代表蘇格蘭王國的黃底紅獅 與代表愛爾蘭的藍底金豎琴 也進入紋章之中
目前所見英國皇室的紋章形成過程大致是如此
高貴 勇猛 是雄獅給人的印象
世界各地以 獅 為圖騰的城市或國家不少
旅行時 收集一些當地代表性事物的影像 是增加旅行樂趣的方法之一
在英格蘭繞了一圈 雖無特意收集 但隨手拍的獅子圖像也不少
來看看 英格蘭人如何為獅子做造型
白金漢宮大門上 精雕細琢的皇家徽章
張牙舞爪的雄獅 頗具威嚴
維多利亞女王雕像 由四隻雄獅護衛
這隻雄獅旁 是欣賞皇室衛兵交接不錯的地點
白金漢宮大門石柱上的雄獅
牛津某學院大門上的皇室紋章
溫莎車站 皇家火車 車頭上的標誌
漢普頓宮 大門上氣勢不凡的雄獅
同樣守衛著皇室住宅 這隻獅子造型就親切多了
倫敦塔大門上也標示著皇室紋章
這裡曾經作為動物園使用 關過活生生的獅子
在挖掘護城河的考古過程中 獅子的遺骸是出土的文物之一
整個城市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 巴斯
皇家紋章看起來頗有古意 只是這隻獅子的眼神看起來有些空洞
倫敦舊皇家海軍大學大門上
獅頭魚尾的造型 頗為貼切
莫非新加坡著名的地標 創作的源頭來自這裡
劍橋最著名的國王學院
精緻的大門上 獅子當然也不會缺席
優雅的度假城市 Harrogate 女王的雕像旁 有著忠誠守衛的雄獅
York 老街附近的獅子圖騰
豪宅 Chatsworth House 中 公爵收藏的雕刻
生動的表情 令人動容
Chatsworth House 壁畫裡 獅子成了神話人物馴養的交通工具
Chatsworth house 巨大鏡框中 兩隻獅子躲在裡頭嬉戲
Bath Spa 公園中 這隻雄獅符合人們對牠的傳統印象
倫敦 Westminster Bridge 橋上的巨大雄獅
不知牠眼中每天川流不息的觀光客 是啥模樣
Chester Queen Hotel 中庭中 兩隻蓄勢待發的雄獅
Woodstock 笑臉迎人的看門獅
世界文化遺產 Blenheim Palace 門上的石獅
看著英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領袖成長
Leeds Castle 大門上的獅形門環
這裡簽定的和平協議 影響了不少人的生活
大英博物館大門上的獅子
守護的是全人類文化的結晶
由土耳其西部城市 Knidos 古墓上來的巨大石獅
重達 7 噸 大概有 2300 多歲了 算得上是元老級的獅子王
古老的馬賽克圖案中 也躲著一頭獅子
兩河流域文化中 獅子算是悲情的代表
亞述王為了展現其威武 獵獅成了重要的休閒活動
將近 3000 年前的浮雕 栩栩如生 令人讚嘆
獅子中箭後的痛苦表情 彷彿在眼前重現
國王手抓獅子咽喉 一手將利刃刺入獅子胸膛
這一幕算是我的大英博物館旅程中 印象最深刻的了
兩河流域 美索不達米亞 古巴比倫帝國 亞述帝國
在這裡不再是歷史課本中枯燥的名詞
而是活生生重現
這些生動的浮雕 應該列為大英博物館參觀重點之一
劍橋 大型的購物中心 Lion Yard 是發揮台灣人經濟實力的好地方
Red Lion 是英國常見的酒館名稱
以此為名的酒館 聽說有 900 多家呢
湖區小鎮 Hawkshead 的紅獅酒館
古城約克 York 金獅 也是酒館喜歡的名稱
古城 Chester 也有紅獅酒館
有著獅子標誌的是英國年輕人常喝的啤酒
豎琴標誌的則是愛爾蘭最有名的黑啤酒
我在溫莎買的第一瓶英國啤酒 也少不了 獅子 圖案
英國各式硬幣上的雄獅也是栩栩如生
不知您在旅行中 有沒有類似的收集興趣呢
這種增添旅行趣味的方法
您也可以試試
移動 在倫敦
認識一個都會區 最佳的方法 應該是隨著都市交通血脈 到處流動
在搭乘各種交通工具移動的過程中 觀察城市居民最真切的一面
上下班時刻 通勤電車上 上班族看些什麼報紙 如何打發時間
地鐵站中 轉乘的動線如何規劃 是否順暢
撘乘公車 城市真實面貌 更無所遁形
或者 您也喜歡用雙腳 踩出獨特的旅行足跡
B M W 式的旅行方式 可以讓遊人 暫時融入當地
確實是不錯的旅行方式
大倫敦地區的大眾交通以地鐵為主
郊區鐵路聯接鄰近衛星城市 由數家民營公司聯營的公車路線更是複雜
DLR 輕軌鐵道 Trams 與泰晤士河上的船運 屬於輔助性質
買張 Oyster Card 或 適當區間的 Day Travel Card
就能恣意穿梭在倫敦大街小巷 參觀眾多世界級景點
同時體驗先進國家各式不同的交通工具
這是跟團旅遊所欠缺的
將點與點間的移動 也玩出趣味 是我努力的目標
一起來看看 移動 在倫敦 能看出什麼趣味
從倫敦希斯洛機場往市區的 Piccadilly Line
長長的列車 就跟台灣西部的火車一樣長
由市區往西 有兩個目的地 回程要到機場時請確認目的地
假日時 經常有某一段停駛 施工或維修的情形
事先可上網查詢
趕時間 不在乎票價的人 當然可以試試快速的 Heathrow Express
搭乘 Heathrow Express 進入倫敦 首先抵達的就是 Paddington 車站
倫敦市區有 許多大火車站 往其他城市移動時 就靠他們
車站中最常聽到的廣播 就是要求旅客保管好隨身行李
沒有主人在旁的行李 可能會由保全人員沒收銷毀 怕的就是恐怖活動
車站裡 寄物的 Locker 大多取消了 垃圾筒也不多見
列車進站或發車的月台不固定 可能在預定時刻前 15 ~ 20 分鐘才顯示
上下班時刻行車資訊板前 總是擠著一大群仰頭張望的旅客
Waterloo 火車站
這些資訊看似複雜 其實不難
國中程度的小朋友就可看得懂
Victoria 車站 乘車資訊
London Bridge 火車站月台的標示
我們在這裡進出了不少次
倫敦擁有世界最早的地鐵系統
有些車站轉乘時 不一定有電扶梯 如果帶著大行李 需妥善考慮動線
倫敦較新的地鐵線 Jubilee Line 車廂
西敏寺地鐵站入口 這裡轉個彎就可看到著名的大笨鐘
上班時間舊式地鐵車廂內的通勤族
在各 Tube 間轉乘的人潮
深入地下數十公尺的地鐵線 沒有電扶梯可是會要人命的
夏天在" 管子 " 裡 應該不能算是愉快的享受
不過 看當地人卻甘之如飴
可能是來自熱帶的我們 修為不足 才拼命冒汗
搭地鐵看不到沿途風景 試試看公車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
倫敦的公車站牌長這樣
9, 15 路是僅存的老式雙層公車路線
我們當然要享受半路跳上車 跳下車的樂趣囉
其實 在倫敦郊區搭公車 可深入非觀光區的小社區 是一大享受
但是在市中心 交通堵塞狀況嚴重 淺嚐一下即可
目前大多換成新型的雙層巴士
船塢區的輕型電車 搖搖晃晃的行車過程 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DLR 車廂
在這裡遇到查票人員 需將Oyster 卡放上查票器上檢視
有正確刷卡入站者 好像會顯示綠燈
有一個乘客想乘霸王車被抓到 在車上跟查票員盧好久
黑色計程車雖然是倫敦傳統
但是其他花樣 或貼上五顏六色車體廣告的計程車也不少
步行當然是體驗倫敦最佳選擇
這裡遊學團不少 到處都能看見幸福的學子
London Bridge 快步走 趕電車的上班族
繞著國會大廈 大笨鐘 西敏寺慢跑
似乎也是倫敦移動的方式之一
在公園裡被小朋友追著跑的鴿子 飛行當然是最佳移動方式
如果有匹駿馬能載著我們 帥氣的在倫敦市區移動
肯定能吸引眾人目光
沒真的馬可騎 騎鐵馬也不錯
這些遊客參加的是鐵馬遊倫敦的行程
懶得自己踩踏板 也有觀光三輪車可搭
這位漂亮的小姐 踩得飛快 大概趕著去約會
騎小折通勤的人也不少
帥氣的重機 在市區裡暢行無阻 叫他第一名
警員要快速抵達現場 最可靠的就是重機
想將倫敦主要景點一網打盡
這種觀光巴士 票價雖然貴 對時間有限的遊客 還算不錯的選擇
當然 好野人如您 在倫敦最佳的夢幻移動方式
非這台法拉利莫屬
悠閒搭乘泰晤士河遊船 由另一種角度欣賞倫敦 也是不錯
當然
在浪漫的夜裡 繞著圈圈轉一 轉
把在倫敦的美好回憶 好好收藏
這種緩慢的移動
會是結束倫敦之旅不錯的方式
柳丁班長